曲轴检测步骤、校正方法和复查验证
摘要:曲轴作为柴油发动机的核心部件,其检测方法需全面覆盖外观、尺寸、材料性能和内部缺陷等多个方面。同时应在曲轴校正后进行复检,验证需结合静态检测(几何、硬度、裂纹)与动态测试(动平衡、疲劳试验),确保其恢复设计性能。对于关键领域,建议采用全流程无损检测+装机验证,避免隐性缺陷导致失效风险。
一、曲轴检测方法
1、外观检查
(1)方法:目视或使用放大镜检查表面裂纹、划痕、锈蚀等。
(2)关键点:重点关注应力集中区域(如轴颈过渡圆角),必要时使用荧光渗透剂增强裂纹可见性。
2、尺寸与几何精度检测
(1)工具:千分尺、游标卡尺、圆度仪、三坐标测量机(CMM)。
(2)测量参数:轴颈直径、圆度、圆柱度、弯曲度(通过V型块和百分表测量跳动量)、各轴颈的位置度与同轴度。
注意事项:多位置测量(如轴颈两端和中部),CMM用于高精度三维建模对比设计图纸。
3、硬度测试
(1)设备:布氏或洛氏硬度计。
(2)重点区域:轴颈表面及芯部,确保热处理(如淬火)后的硬度符合要求,避免磨损或脆性断裂。
4、表面裂纹检测
(1)磁粉探伤:适用于铁磁性材料,检测表面及近表面裂纹,需退磁处理。
(2)涡流检测:快速检测表面微小裂纹,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线。
5、内部缺陷检测
(1)超声波检测:探测气孔、夹杂、内部裂纹,需选择合适探头频率及耦合剂。
(2)X射线检测:用于关键部位或大型曲轴,显示内部缺陷影像。
6、材料与热处理分析
(1)金相分析:观察显微组织(如马氏体形态),评估热处理效果,需破坏性取样。
(2)渗层检测(补充):测量渗碳/氮化层深度,确保表面硬化工艺达标。
7、疲劳与性能测试
(1)扭转疲劳试验:模拟实际工况,测试曲轴寿命。
(2)声发射监测:在线监测运行中裂纹扩展。
(3)动平衡测试:动平衡机,通过增减配重调整不平衡量,减少高速运转时的振动。
(4)表面粗糙度检测:轮廓仪/粗糙度仪,确保轴颈Ra、Rz值符合润滑需求。
图1 柴油机曲轴测量检具
二、曲轴校正方法
1、冷压校正
一般是在压力机上进行。柴油发电机曲轴校正时,先将曲轴放置在压力机工作平板的v形块上,并在压力机的压杆与曲轴之间垫以铜皮或铅皮,以免压伤曲轴与压杆的接触面,压力作用的方向要与曲轴弯曲的方向相反,压力要分段缓缓增加,曲轴在校正后往往会发生“弹性变形”和“后效”,所以在校正时的反向压弯量一般要比实际弯曲量要大。如锻制中碳钢曲轴弯曲变形在0.10mm左右时,压校弯曲度大约为3~4mm(即为原弯曲度的30~40倍),在1~2min之内即可校正;而对同样弯曲的球墨铸铁曲轴,压校时,大约为原弯曲度的10~15倍即可基本校正。
必须指出的是:当柴油发电机曲轴的弯曲度较大时,应分多次进行校正,以防压弯度过大而使曲轴折断,尤其是球墨铸铁制造的曲轴更容易折断。校正后加热至180~220℃,保持5~6h,以防发生弹性变形和后效。
操作时,再将所压轴颈的另一面放上百分表,借以观察校正时的反向压弯量。校正后的曲轴,允许有微量的反向弯曲。经冷压校正的曲轴,还应在曲轴臂处用手锤轻轻敲击后,再进行检查,以减少冷压所产生的应力。
2、表面敲击校正
对弯曲度不大的曲轴,可以采用“表面敲击"法进行校正。可根据曲轴弯曲的方向和程度,用球形手锤或气锤沿曲轴臂部的左右侧进行敲击。使曲轴臂部变形,从而使曲轴轴线发生位移,达到校正曲轴的目的。
3、就机校正
把柴油发电机汽缸体倒放在工作平台上,使其平正,在前后两轴承座上仍装上旧轴承(瓦),中间轴承则拿去。在轴承上加注少许润滑油,然后将曲轴放上,在缸体边沿装置百分表,用手轻轻转动曲轴,在中间轴颈测出弯曲的最大位置,用粉笔做上记号,将轴承盖衬垫软铝或其他软质物品垫实,卡住轴颈,慢慢扭紧曲轴轴承盖螺栓,等大约lh的时间,把螺栓松开,用百分表测验是否校正,如未达到允许标准,继续再校,直至符合要求为止。
图2 柴油机曲轴外观三维渲染图
三、曲轴校正后的检验方法
曲轴校正后的验证是确保其几何精度、力学性能和可靠性恢复的关键步骤。以下是系统的验证方法及注意事项:
1、几何精度复检
(1)弯曲度检测:将曲轴置于V型块,用百分表或千分表测量主轴颈的径向跳动量(弯曲度)。标准:跳动量一般不超过0.03-0.05mm(具体参考工艺规范)。
(2)同轴度与平行度:三坐标测量机(CMM)或激光对中仪,检测各主轴颈的同轴度及连杆轴颈的相位角度。
(3)轴颈尺寸复测:使用千分尺或气动量仪,确认轴颈直径、圆度、圆柱度符合公差要求。
2、残余应力检测
(1)X射线衍射法:检测校正区域残余应力分布,避免因冷校正导致的应力集中。
(2)敲击法:通过敲击轴颈听声音判断是否因过度校正产生内部裂纹或应力异常。
3、动平衡测试
(1)设备:动平衡机。
(2)步骤:安装配重块,测量曲轴在旋转时的不平衡量。校正后允许的不平衡量需符合标准(如≤10 g·mm/kg)。重点关注高速(如1500 RPM)下的振动幅值。
4、表面质量与裂纹检查
(1)磁粉探伤/荧光渗透检测:检测校正区域(尤其是轴颈过渡圆角)是否因校正产生新的微裂纹。
(2)表面粗糙度:使用粗糙度仪复测轴颈表面(Ra≤0.4μm),避免因校正导致划痕影响润滑。
5、硬度与材料性能验证
(1)硬度测试:在轴颈表面及芯部测量布氏或洛氏硬度,确认校正未引起局部软化或硬化(如冷校正可能导致加工硬化)。
(2)金相抽检(具有破坏性):抽检校正区域的金相组织(如锻钢曲轴的晶粒度、马氏体形态),评估是否因热校正导致组织劣化。
6、动态负载模拟测试
(1)扭转疲劳试验:在试验台上模拟发动机工况,测试校正后的曲轴扭转疲劳寿命(如循环次数是否达标)。
(2)声发射监测:实时监测试验过程中裂纹扩展信号,评估校正后的抗疲劳性能。
7、装机试运行验证
(1)短期试车:装机后空载运行,监测振动、异响、温升等参数。
(2)长周期跟踪:通过传感器记录实际工况下的振动频谱,对比校正前后数据。
总结:
曲轴应遵循ISO、ASTM或行业标准(如ISO/TS 16949),若检测到残余应力超标,需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。多次校正会累积材料损伤,需根据工艺规范限制校正次数(如≤2次),并且保留校正前后的检测数据(如跳动量、硬度、探伤报告),便于质量追溯。通过上述多维度检测,确保曲轴在强度、精度和耐久性上满足设计要求,保障柴油发动机高效可靠运行。
---------------
■ 质量量方针
以最低的成本及时向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,始终如一地满足或超出客户提出的标准和要求。
■ 获取资讯
了解更多柴油发电机组的产品动态和资讯,请关注康明斯官网,官方互联网发布渠道:https://www.sgfdj.com
- 上一篇:气缸内部件的磨损类型、机理特点及减缓措施
- 下一篇:连杆弯曲变形的检验与校正方法